转自:中国水运网
4月16日,宁波油港轮驳有限公司(简称“轮司”)完成拖轮导航设备重要技术升级——完成前期试点后,首批光纤罗经在“甬港拖21”轮等6艘主力拖轮上正式投用。这是宁波舟山港拖轮首次加装该设备,有效提高了拖轮导航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将有力保障极端天气情况下港口运输生产安全顺畅。
罗经是船舶确定航向和观测物标方向的关键导航仪器,是拖轮航行的“电子眼睛”。此前,轮司拖轮一直沿用的传统磁罗经主要利用地球磁场引力来指示地理方位和船舶航向,易受船舶周边磁场变化影响,导致航向指示易产生偏差,降低导航精度。尤其在雾天雨天等复杂环境中,传统磁罗经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光纤罗经即光纤陀螺罗经,核心由3个光纤陀螺仪和3个加速度计组成,通过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经过导航算法解算出船体的航向、纵横摇角、航向转向率等信息,且无运动部件,相较传统罗经更加安全稳定,同时断电开关重启不影响,可有效降低摇摆、转向、冲击误差,同时免维护,省心好用。
“加装光纤罗经以后,雷达也能发挥出100%的效能。”轮司船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以往,磁罗经信号会滞后于拖轮实时动作,导致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雷达信号信息不匹配,干扰驾驶员对船位的判断。光纤罗经产生的罗经信号精准稳定,可充分发挥雷达ARPA(自动雷达标绘仪)功能,对物标实现“零时差”跟踪,并同步显示物标信息,及时判断是否有碰撞危险,可为拖轮采取避让措施预留足够时间和空间,有效降低恶劣天气情况下的碰撞事故发生概率。
此次光纤罗经投用,将进一步加强拖轮全工况作业能力。后续,轮司将尽快实现设备全覆盖,持续提升极端天气拖轮保障水平和生产效益,助力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