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宁波晚报
围炉煮茶 鄞州区钟公庙实验小学302班 顾思媛(证号2580761) 指导老师 黄静静
它们或许只是家中角落里不起眼的存在,一条破旧围裙、两个古老饭桶、一根布满裂纹的擀面杖、一个祭祀用的酒壶,又或是阿太家那些充满故事的红暖瓶、缝纫机与老式木床。这些老物件,宛如时光的使者,虽静默无声,却铭刻着生活的印记,串联起过去与现在,承载着无数深情与回忆。
一条围裙
鄞州区堇山小学406班
徐莉莎(证号2580452)指导老师 刘晶晶
自我识字起,家中那条围裙便如一个熟悉的老友,静静存在于我的记忆里。
它宛如岁月的记事本,周身布满了补丁,布料被时光漂洗得泛白,每一处褶皱,每一个针脚,都在诉说着它漫长的故事,彰显着年代的久远。尽管早已显得老旧,可在外婆心中,它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舍不得丢弃。
我和妈妈心疼外婆,买了一条崭新的花色围裙。旧围裙被我们小心收起,藏进了角落里那个不起眼的小柜子中。起初,外婆对新围裙也颇为喜爱,常常系着它在厨房里忙碌。可时光流转,一个月后,她开始念叨:“我的老围裙呢?怎么找不到了?” 那时的我们,对旧围裙的存放之处已记忆模糊,只隐隐约约记得放在了二楼。
外婆一听,脚步匆匆地跑上楼,逐个柜子翻找。她的额头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却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一个昏暗的角落里,她寻到了那条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老围裙。
刹那间,外婆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那笑容比以往更加温暖、更加慈爱。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这条老围裙,已经不单单是一件围裙了,它早已融入外婆的生活,成为她情感的寄托,骤然更换,她怎能习惯?
阿太家的老物件
鄞州新蓝青学校502班
薛涵文(证号2580825)指导老师 刘钰贞
阿太家有很多老物件,它们身上藏着许许多多那个时代艰苦而又精彩的生活故事。
刚进阿太家的大门,就能看到一个胖胖的红暖瓶:胖胖的圆柱体,红彤彤的颜色,身上还有两朵大牡丹,头上还塞着小木头,灌上热水,它会发出“呲呲”的声音。
还有个“宝贝”,是阿太单独放在小房间里的,我发现时它还盖着一块花布,掀开布头,一个黝黑的身体,上面画着金色的蝴蝶,侧面有一个“方向盘”……我还在迷惑这有什么用途,只见阿太拿着一件还未完工的衣服,坐在这个大物件前面,手脚并用地忙活起来,“咔哒咔哒”,不一会儿,一件衣服就完成了。阿太在我惊喜的眼神下抚摸着眼前的大家伙,向我讲述着曾经家家户户买布自己制作衣服的日子,让我不禁感慨那时候人们的心灵手巧。
最让我惊叹的,是阿太现在用来睡觉的老式木头床,朱红色的木头因为年代的沉淀更具复古,床头床尾以及其中一个侧面都雕着精致的花纹。听阿太说,这床是民国时期的。
在阿太家还有许多有趣又带着年代感的老物件,每次听完关于老物件的故事和来源,让我感觉回归到了那朴素的年代。感谢这些老物件让现在的我感受着以前的生活。
充满爱的“饭桶”
鄞州区堇山小学406班
朱宸萱(证号2580453)指导老师 刘晶晶
每当我经过厨房,看见角落里两个酒红色的饭桶时,心里不禁涌上一股温暖。
这两个十分古老的饭桶,上面分别刻有龙凤呈祥和鹤立鸡群,各有各的独特。“大肚子小脑袋”的设计让我感慨古人的审美。
看见饭桶,我就会想起那段特殊时期。外婆和我们住在同一小区,两家只隔几层楼。隔离期间,当我们正愁吃什么的时候,“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们的思路。于是,我戴上口罩,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门。门外是外婆带着两个饭桶,原来她是来给我们送菜的!我们一大家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外婆送的早餐,真是太美味啦。
后来,外婆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我妈妈和我只能自己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我妈负责做饼,烤饼。而我提着两个饭桶,里面装满刚烤好的饼,到处叫卖。‘阿姨要买饼吗?’‘叔叔,今天的饼可是香葱味儿的哦!’一天能卖许多呢!”外婆用她小时候的饭桶给我带的早餐,我吃出了香甜,吃出了美味,更吃出了外婆的爱。
这个饭桶,它不仅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快乐,还给外婆带来了怀旧和思念。
擀面杖
鄞州区堇山小学406班
周嘉荣(证号2580450)指导老师 刘晶晶
“我来,我来!”我兴奋地拿起擀面杖,准备大显身手。但是外公嫌弃地说:“小家伙又来捣乱!”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外公都会招呼大家一起来包饺子。
有一次,我发现擀面杖上隐约有很多裂纹,我对外公说:“这根擀面杖也太旧了吧!”外公微微一笑:“说起这根擀面杖啊,它比你岁数还要大呢!这是我妈妈,就是你妈妈的奶奶以前用的。那时候条件不好,过年才能吃顿饺子。我妈妈就是用它擀面皮的,它确实很老了。”
这让我想起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用它玩面粉,用它在装着面粉的大袋子里捣来捣去,弄得屋里到处都是面粉;大一点的时候,我竖着擀面杖把一个个小面团砸成圆形;现在,我已经可以用它擀出几个像模像样的面皮了,也可以帮着大家一起包饺子。
以前每次来外婆家的时候,外公总是要包饺子,我总是忍不住抱怨怎么每次都是包饺子!现在我知道了,外公是把他以前觉得好吃的东西都给了我们。
这根从上一辈传下来的擀面杖做出来的食物,有一种温暖团圆的感觉。
老物件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404班
陈增(证号2580105)指导老师 张吉珍
我家有个老物件,是祭祀用的酒壶,它是我外公的爷爷,也就是我的曾曾外祖父留下的。
酒壶通体成灰黑色,表面有很多划痕,身体和盖子成六边形,盖子上还有一颗宝蓝色的琉璃珠。整个酒壶提起来很有分量,因为它是用锡铁做的。
这个酒壶是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用的。祭祀的时候,我们会在酒壶里面倒满黄酒,在八仙桌的三个边上都排上小酒杯,把酒壶里的黄酒一点一点倒进酒杯里面给先人享用。每次我倒酒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十年前妈妈也是这么倒酒的,三十年前外公也是这么倒酒的,甚至更久以前,我的曾曾外祖父也是这样倒酒的。
这就是我家的老物件,在使用它的时候,我感觉时光交汇在了一起,这就是老物件留下来的意义吧。
白色的野菊花
宁波前湾新区世纪城实验小学602班
王姝妍(证号2580038)指导老师 郑荇允
每当看见路边的白色野菊花,我的思绪总会飘回到那一天。
那是一个暑假,我和妈妈去外婆家,田野上有一丛小白菊,纯洁美丽。我想过去摘几朵,可是小白菊的周围都是叶片锋利的草叶,妈妈拉住我,“这样做很危险,你这样会受伤的……”她一路上絮絮叨叨,终于我忍不住了,“你能不能别说了!”妈妈愣住了,我甩开她,跑开了……
一声雷响,雨就这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雨从天空中落下,滴在我的脸上、身上、手上,令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既伤心又懊恼,觉得有些对不起妈妈,向反方向走去。
越走越觉得自己不对,我扭头往家里走……
迎面是灰蒙蒙的雨,雨点滴答滴答落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水坑。我和妈妈几乎同时走到家门口,我看到了她手中醒目的白色小野菊。妈妈微笑着把那束花递给我。我看到妈妈的手有些擦伤,我仿佛看见她瘦小的身影,弯腰采菊花的场景。雨滴在妈妈手上,也滴在了我的心上,千言万语就汇成了一个拥抱。
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一束充满爱的小白菊,都觉得心里暖暖的。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长大了。
硬币“渴”了
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408班
黄云帆(证号2580541)指导老师 蒋静儿
爷爷有一个包,里面全是零零碎碎的硬币,存达五年之久。那些硬币有些已生锈,给别人,别人也不要,所以爷爷连包也不想要了。爸爸看见后,神秘地对我说:“走!去一趟小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跟着去。
爸爸带回了一瓶可乐,倒在了装着生锈硬币的盆子里,叫我等上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后,老爸倒掉可乐,并用热水搓了搓硬币,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硬币闪闪发光,焕然一新。我张大了嘴,不敢置信地问爸爸:“硬币是口渴了吗?”爸爸大笑:“酸性物质会与表面的氧化物产生反应,可溶于水,硬币就干净了。”
我拿起剩下的一点儿可乐,一边往嘴里灌,一边说我生锈了,要喝点可乐。全家哄堂大笑,其乐融融。
组稿老师 俞文琴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