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河南发布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行动计划

来源:河南政府网


数据是第五生产要素,加快完善数据市场交易制度,能保障数据要素高效有序流通,促进数据要素价值的充分释放。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将河南打造成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循环枢纽和国际国内数据要素双循环支点。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省要成为引领中部、示范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达到百亿元,引育500家以上数据骨干企业,建成10个左右全国领先、示范作用明显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目标丨到2027年,引育500家以上数据骨干企业

成立于2023年9月的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与郑州数智科技集团组建打造的央地合作国有产业培育平台。围绕郑州市打造全国“数仓、数纽、数港”的战略目标,该公司致力于打造立足郑州、辐射中原、面向全国的数据要素创新型企业。

在“教育、农业、医疗、交通”四大领域,中电郑州储备包括新注册企业识别、婚姻户籍核验、不动产核验、医保数据核验等30个数据交易应用场景。根据介绍,中电郑州建设运营的中国(郑州)数据金库已接入100亿条数据,目前已签约23家数据元件交易合同,实现1.028亿元交易金额。

未来三年,我省将打造更多这样的品牌数据企业。《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省要打造100个以上河南特色高质量数据集,引育500家以上数据骨干企业,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达百亿元,培育20家左右国内影响力强、具有一定生态主导力的品牌数据企业,建成10个左右全国领先、示范作用明显的数据产业集聚区,争取数据市场建设各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行动丨打造150个以上典型应用案例

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为此,《方案》指出,要实施数据开发利用提升行动。

一方面,制定出台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数据开发利用全流程制度规则框架,统筹推进各类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工业制造、文化旅游、医疗健康、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气象、卫星遥感等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打造一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典型场景。

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我省要建立应用场景案例库,支持在医疗、教育、文旅、交通、气象、农业、金融等领域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与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的公共数据以数据产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到2027年底,打造示范作用明显的典型应用案例150个以上。

同时,做大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到2027年底,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挂牌数据产品和服务数量超过5000件,服务全国数据供需主体超过10万家,累计交易额达到百亿元。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席江浩分析,通过开发与使用结合、生产与需求融合,我省将构建数据要素与产业发展的循环促进机制。通过加快培育数据产业,构建数据要素开发和应用的桥梁,这也有利于畅通数据要素开发与应用的循环通道。

谋划丨打造国内一流数据产业企业群体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省要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气象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数据创新应用和产品,成为引领中部、示范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

同时,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支持各地规划建设数据产业集聚区,形成协同互补、特色发展的数据产业发展格局。加大服务型、应用型、技术型数据企业引育力度,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数据产业企业群体。到2027年底,培育建设10个以上全国领先、示范作用明显的数据产业集聚区,引育500家以上数据骨干企业。

对此,席江浩说,我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数据交易和大数据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据交易资源方面,我省的较大经济规模、丰富的产业门类、庞大的消费市场,可以提供多元场景数据资源,尤其在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具有数据资源优势。

洛阳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王国勇认为,通过制度创新、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系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将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到2027年,我省有望成为全国数据要素流通的“中转站”和“试验田”,为中部地区崛起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河南方案”。(刘瑞朝 田佳宁)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