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部分文物

刘尔炘会试《朱卷》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

戴恩来藏

科举发榜后,官方会刊印“朱卷”,以便扬名及供后来学子效仿。因科考的严肃性,故而《朱卷》是研究卷主生平最权威可靠的资料。如其《朱卷》明确刘尔炘出生在同治四年正月初七即1865年2月2日。《朱卷》记载了刘尔炘会试三篇答题及试帖诗题,三篇八股文题目均取自《四书》,诗题是“赋得马饮春泉踏浅沙”,要求押“泉”字韵,作五言八韵律诗一首。考官们对刘尔炘答卷的评价是“格调清新,经策条达”“情文绵密,经策高华”等。

马河图求古书院季考试卷

王家安藏

刘尔炘青年时入兰州求古书院学习,得山长刘永亨、刘光祖等栽培。这是刘尔炘同学、甘谷进士马河图(1860年—1920年)在求古书院的某年仲春官课试卷,上有其所得名次、奖励及老师批语等。

光绪十五年(1889年)春,刘尔炘赴京会试,主考官为李鸿藻、昆冈、潘祖荫、廖寿恒四位重臣。时任工部尚书的潘祖荫在《日记》中记载,那年三月初八日清晨,光绪帝亲自出示所命考题,七点左右6996名考生已进入考场,经过九天三场考试及阅卷,至三月二十日完成批阅,并“拟定名次,黏贴黄签,恭呈御览”,最终再经殿试选拔,这6996名考生只有296人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清代因陕甘尚未分治,甘肃学子乡试须远赴西安,颇费周折。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后力主分闱,并建成甘肃贡院。刘尔炘在贡院建成后第十年于此得中举人。那年开考时,陕甘总督谭钟麟在贡院写下“得士期为天下用”的句子对青年才俊寄予厚望。刘尔炘感念前辈提携,在其受知师里,就有左宗棠、谭钟麟等人。1920年,刘尔炘将贡院明远楼移建五泉山作为讲学之所,并在山上建有“左文襄公祠”。

刘尔炘书《离骚》手卷

刘尔炘之子刘宝厚藏

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刘尔炘供职翰林院时工楷抄写,其字迹清秀隽雅,在标准的“馆阁体”外兼有颜体风骨。

《果斋续集》

1920年拙修山房刻本

甘肃省图书馆藏

《果斋续集》收录了刘尔炘1912至1920年间作品,包括五、七言诗,以及议、记、书、传、寿序等文章。刘尔炘在自序中调侃,其中多为“不平之鸣”,如果有人认为他所说还称得上“善言”,自己当欣慰地“浮一大白”。

《兰州五泉山修建记·附重修小西湖记》

1925年和通印刷馆排印本

戴恩来藏

是书为刘尔炘修建五泉山后所作,从中可见其设计理念及建造历程等。如自序所言,“为叙次全局结构,并将随处经营宗旨,以联语表之。联语所未达者,缀辞句申之,而以款目殿焉。至名流题咏,其人生存者,概不称述,所以远偏好之嫌,避攀援之诮也。”

小西湖为明肃藩旧“莲荡池”,清光绪间护理陕甘总督杨昌浚重建“小西湖”,1924年,刘尔炘受甘肃督军陆洪涛委托重修小西湖,后撰写这篇《重修小西湖记》,附在《兰州五泉山修建记》后印行。

《拙修子太平书》翻印本

1932年青岛刘氏潜楼拍印

王立仁藏

1931年刘尔炘在《太平书》后自注“是书无著作权,展转译印,极所欢迎。”他也没有料到,此书出版几个月后就从西安流传到山东淄博,又从淄博流传到青岛。齐鲁学界见到此书后均赞“善其说理精透”,于是积极翻印,使之传阅广泛。

刘尔炘隶书横幅

兰州市博物馆藏

此幅为刘尔忻所录宋人朱熹诗句。落款时间在1931年农历四月,正是刘尔忻去世前写于自己的书房“拙修山房”。

刘尔炘是享誉陇上的书法名家。《甘肃通史》称其“楷书遒丽柔婉,隶书雄朴壮健,能融会前人,自成一家,尤擅大字榜书……称于当时。”书法家赵正评价说,刘尔炘隶书脱胎于汉碑,“而融以清代皖派大师邓石如之风范,结体严谨而浑融无逾,遒丽淳质,张弛有度,可谓隶书之正脉。”其行草书被民间称为“龙蛇体”,亦婉转有致,刚柔相济,独具风格。

下一篇:乐观主义带来的亏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