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着大地,8岁的柔柔和奶奶李静温的身影,在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格外显眼。汗水浸透了祖孙俩的衣衫,但挥舞的锄头却一刻未停。这几亩薄田,承载着这个家最后的依靠,虽说收入不了多少钱,但收拾庄稼却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因为除了这些,这个飘摇的家再没有其他任何值钱的物件儿。李静温直起腰,抹了把汗,欣慰的目光转头落在孙女身上,在这个被厄运反复碾压的小院里,柔柔优异的成绩,是李静温心头唯一的光亮。
十二年前,李静温也曾满怀希望。儿子在外打工带回儿媳,老两口倾尽所有,连攒带借凑齐了彩礼,欢天喜地把新人迎进了家门。孙子小伟和孙女柔柔相继出生,儿子平时在外打工,日子虽然不富裕,但过的也算安稳。2019年夏天,命运急转而下,柔柔刚满两岁,儿媳毫无征兆地不辞而别,拉黑了所有联系方式,从此杳无音信。李静温至今都想不通,娃娃一直屁后追着问她“妈妈去哪儿了”,可她却心如刀绞,像个哑巴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儿媳的出走,仿佛抽走了这个家的根基,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灾难。柔柔爷爷去买牛的路上,突遇山体滑坡,一块巨石砸中头部,当场血肉模糊。牛跑丢了,爷爷被路人紧急送医,命悬一线。
为了救老爹,柔柔爸爸紧急回家,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口粮和牲畜,又咬牙在信用社贷了9万元巨款,才保住了爷爷的命。可柔柔爷爷再也不是个全乎人,不仅头骨塌陷,大小便失禁,连记忆也丧失了,家里的人一个不记得,成了需要全天候照料的“老小孩”。
儿媳走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老伴重伤失智,需要持续用药和照料。山一般的外债压在头顶,李静温成了唯一的“壮劳力”,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照顾膝下的孙女。
儿子继续在外打工还债、挣医药费,超负荷的劳作终于压垮了他的身体,患上严重的颈椎病的他,只能低头干活,只要稍微抬头,身上传来的疼痛就会疼出一脑门汗,时间久了,柔柔爸习惯了低头生活,连打招呼都要侧着身子才能看到人。到后来,即便是同村的工头,也不愿带着柔柔爸外出打工,没办法柔柔爸只能找些轻生的零活补贴家用,可收入还没有原来的五分之一。
生活的重担彻底压在了年迈的李静温肩上,老伴每月固定的药费已是天文数字,柔柔的学杂费更是让她愁肠百结。万般无奈下,家中养了好多年的黄牛也被牵走,因为李静温实在买不起,连喂牛的麸皮李静温也搞不来了。
“奶奶,我知道妈妈为什么走了,如果天天吃玉米干粮,谁也不愿意一直住在家里。”柔柔的话让李静温哑口无言,好日子谁都想过,可不来看孩子的母亲,该是有多狠的心啊,李静温怎么也想不明白,嘴里一直念叨着“难道这社会变了?”。
这几年柔柔的课外花费越来越多,李静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时常交不上费用的她,连门都不敢出,更不敢去学校接送孙女。懂事的柔柔知道奶奶的心思,她主动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可不可以先欠着,等爸爸发了工资就会一起转过来。”
每次李静温去学校结账时,老师都会着重的嘱咐她一下,“孩子多懂事啊,小孩有小孩的办法,这么小就知道替家里想事,一定别耽误了孩子。”老师的话让李静温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大家都知道家里的情况特殊,生怕李静温放弃了这么好的娃娃。
李静温当然不会放弃,她知道柔柔的命运全在手中的课本里,可真来到节骨眼上,李静温还是干着急。夜深人静时,绝望也曾涌上李静温的心头,她甚至埋怨老伴的那场意外,可一切都回不去了。懂事的孙女,病床上的老伴,体格不济的儿子,每当想到这些,她只能把苦楚咽下,继续日复一日地咬牙硬撑。
贫瘠的土地种不出艳丽的花,即便柔柔很努力,哪怕把课本吃透啃烂,未来却依旧渺茫。在这越来越卷的时代,懂事的毅力只是火堆旁的一桶油,可柔柔却连燃起火苗的柴禾都没有,未来的光亮在哪里,李静温不懂,只知道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难了。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发布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