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人数暴涨,暴露出一个事实:现在年轻人不结婚,都怪父母?

近日,又一则结婚登记与离婚登记的对比视频刷爆了屏幕。

视频显示,结婚登记处门可罗雀,离婚登记处却门庭若市。

虽然这并不符合统计数字,统计数字显示去年2024年结婚的有六百多万,离婚的两百多万,结婚人数确实比离婚人数多,这种对比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但是,这个离婚数字确实也是刷新了记录,离婚人数确实是逐年在增加。

在询问在场的夫妇们为何会走向婚姻破裂的悲剧时,很多人居然表示:都怪我们的父母!

过度干预

不久前,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进行了今年第八次相亲,这次对方条件不错。

对方年龄相当,长相也算周正,工作稳定,家庭条件可以,父母都有退休金,他还是独生子。

可最后还是没有谈成,这个朋友在了解了情况以后,没有同意。

问她为什么,她说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就是父母对这个男的控制的太严了。

这个男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安排的,从上学到工作,都是听父母的,自己没有什么社交能力,连这次相亲都是父母安排,在旁陪同,这让她很不舒服

确实,在很多年轻人的婚恋过程中,父母的身影无处不在。

从最初的择偶标准,到后来的婚礼安排,再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些父母似乎都想掌控一切。

有些父母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使得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事,而变成两个家庭的利益交换

结婚前,要谈房谈车谈户口谈工资,甚至家庭琐细都要计算清楚,父母控制一切,所有的指标都被量化。

这样的父母是把子女的婚姻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认为把孩子“对付”出去就完成了目标,自己就算圆满了,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这种过度的控制之下的婚恋,本人缺乏主动性,很容易就会从全面控制滑落为全面失控,这种结合,不是基于爱情和相互吸引,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条件清单。

而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当婚后生活的琐碎矛盾逐渐浮现,缺乏感情基础的夫妻很容易就会走向婚姻崩溃。

在网上也常常有人吐槽父母对自己婚恋的控制,“我妈觉得他个子矮,配不上我”,“我爸说他爸没文化,将来家教不好”,这种话她经常能看见。

这个朋友明白这件事,感知到了这种异常以后,她就打了退堂鼓,就算和这个人结婚了,两个人的未来也非常不妙,很多婚姻就是因为这个破裂的

这种畏惧让她打消了结婚的念头。

原生家庭的阴影

除了过度干预以外,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一个年轻人恐惧婚姻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婚姻模式会影响子女对婚恋的看法,这种影响又是双重的,不仅坏的婚姻会影响,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实“好的”婚姻也会影响子女对婚恋的看法,让他们不想结婚。

坏的影响很容易理解,子女看着自己得父母婚姻不幸,每天除了吵架就是冷战,双方过不到一起去,一副“怨憎会“的姿态,子女如何不对这种婚姻恐惧,进而产生不愿意结婚的想法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每年高考过后,民政局门口都会出现离婚小高峰。

这是因为他们的婚姻早就完了,名存实亡,就等着那道手续了,每天看着对方都是痛苦,只不过,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只能勉强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他们以为这样对孩子就没有影响了,但孩子不可能不察觉出异常情况,父母对对方的态度,孩子怎么会不知道?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对婚姻的美好幻想被打破,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婚姻的恐惧。

这种感情破裂还要勉强维持的样子,甚至比直接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还恶劣,因为孩子会想,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会这样,明明没有感情了,为了责任,还要心不甘情不愿的装样子

这种婚姻何其痛苦呀,与其如此,不如干脆就不结婚好了。

另一种影响是“好的”婚姻,这种婚姻看上去波澜不惊,似乎对孩子没有伤害,但其实恐婚已经潜藏其中

有一个朋友,她的家庭自小和睦,男主外女主内,夫妻赚钱养家,母亲操持家事,很和谐的样子。

但是,当问她关于婚姻的看法时,她居然说因为父母不想结婚。

她说,她父母的婚姻表面和谐,其实她不喜欢,父亲很大男子主义,母亲逆来顺受,忙里忙外,每天都很累

她不想过的和母亲一样,成为一个被束缚在家庭里的家庭主妇,她想过自己的人生,不想当男人的附属品。

她对婚姻没有任何期待,她曾多次在朋友们面前表示:“我不想结婚,不想变成我妈那样。”

表面和谐的婚姻,也会对孩子的婚恋观产生影响,这确实有点意想不到,但又十分合理。

现代人个性十足,渴望自由,有些父母的那种传统婚姻,确实不被这一代欣赏,也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了恐惧的根源。

改变与和解重建信心

我们当然强调个人自由,但像现在这样,不婚不育者越来越多,也真的是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此以往,对社会和个人都没有好处。

原因是多方面的,先不谈别的,单就父母的原因这一点而言,需要改变与和解。

需要改变的是父母,心理学上有一个“蒲公英原则”,就是说,孩子长大了就要渐渐放手,允许他们过自己的人生,可以保驾护航,扶上马送一程,但不能处处控制,否则孩子就会不幸福

在婚恋这方面也是如此,父母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但不要强行干涉。

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早晚也会有这么一天,父母早晚不在,不可能跟在控制一辈子

需要和解的是年轻人,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情感界限模糊”,指的是原生家庭和个人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离感。

有些人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下度过了一辈子,这完全没有必要。

父母要放手,年轻人自己也需要学会走出来,对于看着自己的父母婚姻不幸的人来讲尤其如此。

父母的人生,他们的婚姻模式不代表你的婚姻模式。

很多人不想要和父母一样的婚姻可以理解,但既然不想一样,最好的解决方案不是逃避,而是走出去,创造你自己的婚姻模式,为下一代打下更好的榜样

总之,父母要相信子女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精彩,子女也要与自己和解,相信自己能创造自己的人生,与父母不一样,两方面努力,摆脱父母对婚姻的影响,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