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林徽因更大胆,陆小曼当着公婆面说:“摩,我累了,抱我上楼”

林徽因以其才情与理性,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除了在文学与建筑方面的成就,她的婚姻生活也是坚韧与优雅并存。

她有挚爱老公,也有蓝颜知己,但不混乱。

与之相比,另一大才女陆小曼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她的爱情,激情的热烈,随心所欲,放浪不羁,但也充满争议

她曾经与徐志摩看起来伉俪情深,但在死后,徐志摩家人却拒绝她与徐志摩合葬,这都是陆小曼放荡不羁引起的。

两段婚姻与一段爱情

陆小曼的第一段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

丈夫王赓是一个世家大族,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任职于北洋政府陆军部,青年才俊,前途无量

这份履历放在现在,妥妥高富帅模版,拿下大多数女性不成问题。

但陆小曼不在乎这些,他并不喜欢。

王赓生性沉稳,军人作风,缺少陆小曼所渴望的花前月下、浪漫柔情。

何况王赓是个工作狂,基本没时间陪陆小曼,最终两人越离越远。

陆小曼和王赓

恰在这时,浪漫多情的诗人徐志摩走进了小曼的生活,两人陷入热恋。

为了追求爱情,陆小曼不顾一切,坚决要离开王赓,以至于搞了一出寻死觅活的闹剧,最终如愿。

其实,那个时代很多去大城市的男人干过这种事,抛弃乡下发妻,另找“新式女性”,陆小曼成了倒反天罡的一个,她要抛弃老公

她和王赓的结合并非出自本意,本没有感情,所以陆小曼不能算有什么过错。

她以为和徐志摩的结合就是永恒了,但是,后来并非如此。

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委婉表达了希望他们这次能走到头的意愿,实际上在批评陆小曼的用情不专。

那时候,男人抛弃发妻找新女性,被视为五四精神大加渲染,当时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描写过,在梁启超这里,到了一个女人头上,就成了用情不专。

陆小曼和徐志摩

不过,梁启超的话后来还是一语成谶了。

和徐志摩结婚后,她们曾在老家浙江海宁居住了一段时间。

徐志摩父母不喜欢这个整天打扮得妖里妖气的新儿媳陆小曼。

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为他们生下孙子的前儿媳张幼仪。

但还是拗不过儿子,只好给他们在老家办了婚礼,让他们住在楼上,老两口住在楼下。

没想到有一天吃完饭后,陆小曼为了测试一下丈夫敢不敢为了她对抗父母,竟然对着老两口的面说“摩,我累了,抱我上楼”

看着这么轻佻,这么作践自己儿子的女儿,二两气不打一处来。

而儿子竟然照做了!二老的心都碎了。

陆小曼

不过,这并不是她们感情出现问题的原因,真的原因在于,徐志摩想“管她”。

陆小曼花钱如流水,每月要花五六百大洋,看到的东西喜欢就买,为此,徐志摩曾多次劝说陆小曼节省开支,改变生活方式。

就是这种行为让陆小曼大失所望,她觉得徐志摩变“俗”了,不再是自由不羁的诗人,开始斤斤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个时候,又一个男人走进了陆小曼的生活,就是翁瑞午。

当时的陆小曼,已经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翁瑞午不仅不阻止,还陪着她一起抽,渐渐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甚至穿着睡衣躺在一起抽烟。

陆小曼和翁瑞午

后来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关系更加公开化,两人正式同居。

翁瑞午非常迷恋陆小曼,为了她不惜花费重金,弄到穷困潦倒的地步。

但陆小曼对翁瑞午的感情很复杂。

她确实喜欢翁瑞午对待她的方式,胡适曾经要求陆小曼离开翁瑞午,并表示只要她与翁瑞午断绝关系,以后一切由他负责,但陆小曼委婉拒绝了,可见她对翁瑞午有感情

可是后来,翁瑞午去世时,陆小曼居然没有什么悲伤的表示,都没有去看一眼,以至于翁瑞午的家人都为此打抱不平,觉得陆小曼太过绝情。

陆小曼心里的三个男人

陆小曼的的第一个男人王赓,是好丈夫的表率,不过陆小曼最不喜欢他,原因就是,王赓作为一个模范丈夫,总希望陆小曼是一个模范妻子。

两个人都出身于世家大族,门当户对,王赓认为陆小曼应该有个贤妻良母的样子,可惜陆小曼不是那种人,所以她不喜欢王赓是明确的,没什么多说。

陆小曼和徐志摩

陆小曼与徐志摩和翁端午的纠葛却十分复杂。

在徐志摩活着的时候,陆小曼就和翁瑞午夹杂不清,但徐志摩死的时候,陆小曼又大闹葬礼,一派一往情深的样子。

他喜欢徐志摩,又不喜欢徐志摩。

她喜欢徐志摩的诗人作风,放荡不羁,那就是陆小曼心里最欣赏的东西,她最渴望过那种生活,她就想不受约束

可惜,生活毕竟有柴米油盐,经济压力让徐志摩不得不管陆小曼的开销,这让陆小曼有了某种“幻灭”,翁端午才能进入她的生活。

翁瑞午迷恋陆小曼,包容她的一切任性,只是默默付出,默默承担,把自己都搭了进去。

但是,陆小曼其实不喜欢翁瑞午,翁瑞午是徐志摩“缺点的补足,她多希望徐志摩能像翁瑞午那样对待她,可惜不能

所以,陆小曼不愿意离开翁瑞午,因为翁瑞午让她觉得舒心,可是,她又不喜欢翁瑞午这个“俗人”,在他死后,才没有任何表示。

平静晚年

值得一提的是,陆小曼的晚年,来了一个华丽转身,突然开始认真生活。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她终于静下心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绘画中,努力工作,甚至被评为过三八红旗手,这是她改变的见证

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只知道风花雪月,吃喝玩乐的名媛,而是一个专注于艺术创作的画家,她用画笔为新社会服务。

她一生放浪形骸,到此终悟,她追求波澜壮阔,终归一场空,只有脚踏实地一笔一画,才能给自己真正的安全感。

晚年陆小曼

陆小曼临终时,希望能和徐志摩合葬,但这个要求,被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拒绝了,理由是徐家从来不承认这个媳妇。

看来,陆小曼心中,始终怀恋着徐志摩,尤其是渡尽劫波,晚年悔悟,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和徐志摩的难处以后。

可惜她最后的愿望还是落空了,她的一生,在遗憾与争议中画上了句号

她敢爱敢恨,勇于追求爱情,做过挑战传统观念的新女性,可也因为太过不负责任而误入歧途,追寻自由和负担责任之间,批判传统与坚守信念之间,陆小曼的人生可以给我们一个注脚。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