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老兵共护历史记忆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老兵向广西革命军事馆捐赠史料文物。

    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韩素云,她是我们广西的骄傲!我们深入采访了她感人的随军故事,第一次喊她为‘军嫂’,从此,‘军嫂’的称呼就传遍军中,并一直沿用下去。”回忆起30年前采写韩素云事迹时的点滴,张耀民的眼里饱含热泪。

部队当兵27年、参加战斗荣立三等功,战火练就了张耀民的军人品格。退伍后,他转业从事宣传工作,采写、编撰了军旅书籍,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7月22日,张耀民郑重地将自己编写的多本红色书籍交到广西革命军事馆负责人手中,“只有把这些书送到军事馆,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当日,由广西军区政治工作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传承革命精神 共护历史记忆——广西革命军事馆史料文物捐献仪式”举行,多名英雄老兵郑重捐赠手中珍贵的史实文物。

烽火记忆凝于方寸

青山苍翠,史馆肃静。英雄老兵们现场捐赠的史实文物跨越多个历史时期,件件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其中包括1967年宋义民老兵击落美机后受到毛主席接见的系列照片,8岁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慰问活动的刘军老兵的童年影像,以及杨宜玲老兵撰写的《南疆军旅回忆录》、航空兵英雄胡世昌的《天地情缘——我的人生际遇》等珍贵著作。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叶友良历时数年收集的驻桂部队的许多历史影像,以及陈俊老兵的《激情岁月——海军工程兵建筑第十二团回忆录》等,这些珍贵资料填补了广西革命军事史研究的多项空白。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活动现场,老兵代表郭云疆深情讲述了自己在边境作战中的经历,并将自己编写的书籍捐给了广西革命军事馆。

“我们为国家、为人民上战场,就算牺牲也不怕!穿上这身军装,就准备好了。”怀着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历史传承的责任感,郭云疆联合几位战友,历时6年,足迹遍布十几个省区市的30多个县市,访问相关人员,记录战争史实,并组织老兵累计捐赠200多件战斗文物。他动情地说:“不能让烈士的血白流,不能让青年忘记历史!”

接力守护红色血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的国防建设,广西始终以“镇守南疆”的担当诠释着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此次捐献活动不仅是一次文献的归集,更是一次精神的会师——当老兵们将泛黄的照片、旧书籍交到工作人员手中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此次捐赠的史料文物将经过专业鉴定、修复后,纳入广西革命军事馆展陈,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永久保存。

近年来,广西军区政治工作局和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持续推进文物征集工作,全力推进广西革命军事馆建设,多次向社会发布关于文物史料征集的倡议和公告,号召和鼓励广大烈士亲属、退役军人、革命后代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西革命军事馆还先后派出文物史料征集工作组,奔赴新疆、河北、安徽以及广西河池、桂林等地,成功征集到1000多件(套)珍贵文物史料。

据了解,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持续推进,广西革命军事馆还将拍摄红色纪录片、专题片,挖掘更多的英雄故事,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这片热土上的英雄史诗。

上一篇:泰国军方:海军加入战斗,击退柬军进攻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