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莱英,年薪500万高管离职

作者 | 晓琳

编辑 | 郑瑶

年薪513万、位列公司薪酬榜第三的首席商务官离职,这一人事变动恰逢凯莱英业绩回暖之际。

01

凯莱英首席商务官离职

近日,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莱英”)发布公告称,XINHUI HU(以下称“胡新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高管职务。

胡新辉于2022年6月加入凯莱英,担任首席商务官和首席技术官,负责集团技术与商务拓展。今年8月7日,凯莱英公告人事变动消息——胡新辉不再担任首席技术官,该职位由陈诚义接任,仅保留首席商务官一职。相隔不到一个月,凯莱英宣布胡新辉离职。

胡新辉今年53岁,美国国籍2024年在凯莱英20名高管中,薪酬513.72万元,仅次于董事长552.93万元与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534.93万元

  • 加入公司前:胡新辉云顶新耀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公司CMC研发、技术运营、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基地建设;

    2013年-2018年:胡新辉任职于罗氏上海研发中心,担任药学高级总监,负责罗氏抗病毒领域的药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

  • 2005年-2013年:胡新辉分别在葛兰素史克、美国默克、美国强生等知名跨国药企,从事多年创新药研发工作。

凯莱英作为国内一家全球领先的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主要业务为小分子CDMO。近年,还布局了化学大分子、制剂、生物大分子CDMO以及临床CRO、技术输出、合成生物技术等新兴业务板块。

近年凯莱英营收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超百亿营收至2024年58.05亿元,几乎腰斩。凯莱英表示,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5.82%,主要是受2023年同期交付大订单影响,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长7.40%。

不过,凯莱英业绩出现明显回暖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当季营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5.41%和15.35%。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持续:上半年实现营收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0%;归母净利润达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

赛柏蓝从一位凯莱英员工处了解到,这种感受在下半年尤为明显,工作量有所增多。

02

内CDMO回暖

其他CDMO企业同样表现出回暖迹象。龙头药明合联市值已突破700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2.7%;九洲药业CDMO业务占比大幅上升至近八成,终结了去年下跌的情况,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9%。

CDMO行业景气度往往与创新药市场表现直接挂钩。

从国内市场看,2024年我国在研创新药704个,位于全球之首。2025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

我国创新药市场繁荣发展,CDMO行业下游需求同步增加。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2年的42.6%提升至2026年的52.2%。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到2084亿元。

从全球市场看,跨国制药企业对中国CDMO企业一直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向,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中国CDMO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约为欧美的50%,但工作效率与成果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下,我国CDMO企业国际业绩也在增长。如2025 年上半年,药明康德集团海外收入占总营收82%,较2024年提升8%。凯莱英境外营收占比77.63%,同比提升23.27%。

尤其今年5月,国家药监批复同意强生尼卡利单抗注射液跨境分段生产试点,这是在生物制品分段生产监管上的重大突破。未来,或许会吸引更多境外原研药品生产转移到内,也意味着我国CDMO企业有望承接更多业务需求

不过,行业复苏的暖意尚未传导至个体层面——几位CDMO领域从业者告诉赛柏蓝,今年个人薪资涨幅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基于降本增效减员。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