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人大刚子,工作群最新要求……

转自:中国青年报

@人大刚子 在9月6日开始发布与人大相关的帖文,截至9月7日晚上8时,粉丝量已增至3万。

更有细心网友9月7日晚发现,@人大刚子 的小红书号已改为“RUC1937”。

在@人大刚子 的帖文评论区,除了许多点赞的声音外,也有不少属于校友和校内学生提出的治校建议。

从目前他对学生建议的回复来看,重点集中于学校建设和生活便利度方面。

比如:

对于提高博士生工资的问题,他回复:“告诉同学们,今天下午我组织有关部门专题进行了研究,敬请期待!”

对于通州校区与中关村校区班车过早结束的问题,他回复:“马上研究,尽快优化,照顾好自己的学生。”

对于苏州校区扩建教学楼的建议,他回复:“今年争取开工,建筑面积很大的。”

对于通州校区食堂增设面点和新鲜水果的建议,他也回复道“刚问了餐饮中心,说地下一层有水果吧。他们还会不断改进,在用餐区放水果”。

这种零距离、接地气的沟通方式获得了学生的一片赞声。

9月7日下午,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表示:“在昨天,刚子回应了通州校区的水果问题,称会不断改进。今天水果就被摆到了通州校区北区食堂的一楼,这效率也太高了吧,不愧是同学们的好刚子。”

澎湃新闻报道,张东刚不仅自己“下场”入驻小红书,还在人大校内工作群中表示,其“下场”目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治理效率,共情共担共创”,并建议,“请每部处长亮明身份、立马下场、及时回复、快速解决(问题)!这样,与我打好配合!”

据了解,上述建议主要是针对和学生直接联系较多的校内相关部门部、处长提出的。

新京报评论发文称,“刚子书记”的亮相不仅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实验。他让人们看到,高校治理也可以拥抱互联网语境,以更轻松的方式和年轻人对话。接下来,能否把这种网络互动转化为切实的制度改进与治理升级,恐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管理者持续的真诚与耐心。

中国青年报(整理:陈垠杉)来源:澎湃新闻、@人大刚子、新京报评论、中国新闻社、网友评论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