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这是牛回头,上证将远高于4000点

黄金白银上涨趋势一定没有结束。

9月4日A股港股均出现了不小的调整,知名分析师、莲华资管首席投资官洪灏当天表示,这是牛回头。

他在9月4日当天的一场访谈中表示,当前A股市场并未出现明显投机行为,目前总体基调仍是“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鼓励引入长期资本和外资。

洪灏认为股市上涨主要由机构资金推动,散户参与度仍低。建议投资者在市场因误读出现回调时可耐心布局。

主持人:两融余额已经破了2015年的水平了,这个是不是让大家觉得泡沫又来了?

洪灏:这个说法,我不同意。

首先,就算两融余额回到两万多亿元,和2015年一样,但是整个市场的自由流通市值大了许多,两融余额除以市场总市值的比例远远低于2015年。

其次,我们市场也需要适当让投资者加杠杆。一个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做场外期权,可以做指数期货等;而对于普通投资者,两融是一个加杠杆的方法。我觉得现在远远未到要担心的程度。

主持人:去年GDP大概134万亿元,而现在A股市值100万亿元左右,GDP还是高过A股市值。我们经济总量可以支撑股市市值总值到多少的水平?

洪灏:如果按巴菲特的指标去衡量,美国股市总市值/GDP是两倍以上,现在A股一倍都还不到,接近100%,大概回到长期均值的水平。如果真的泡沫化了,那么会到三倍四倍水平,我们历史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指标来看,我们远远没有达到所谓泡沫化的水平。

同时,如果我们看整体市场估值,不要看板块估值,有些板块的确冲得很厉害,整体市场大概十几倍PE,在全球来看都是最便宜的市场之一。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很难得出一个结论说我们现在有泡沫。

主持人:好多地方长债债息突然间飙升,比如英国30年债息到了1998年以来的高位,美国30年债息逼近5%的水平。为什么这些东西浮出水面了。

洪灏:整个收益率曲线的斜率,长端上升很快,短端因为预期美联储降息没有升得那么厉害,所以整条曲线是陡峭的。同时,期限溢价回到一个历史上比较高的位置。

一般来讲,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首先市场担心远期的通胀预期;其次市场担心,不仅仅是欧洲,美国财政问题可能很快也会浮出水面。

就算美国上半年收了2000亿美元关税,但是美国政府赤字反而上升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家就在想,你怎样去为长期债务融资,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全世界央行都在拼命买金买银,买所有这些东西,除了美债,也都导致长端的利率上升。

美国这样花钱,财政赤字这么高,长债利率是易升难跌的。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黄金价格持续上升。

以前长债升,整个利率曲线上移的话,你很难看到黄金价格上升的,

因为无风险收益率高了的话,黄金价格一定是跌的。但是,现在黄金白银不断创新高,而且这个趋势一定是没有结束的。

主持人:那么怎样预测美联储的议息决定?

洪灏:我认为现在市场对于降息路径过分乐观。

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更加强调的是就业市场、经济下行压力,没怎么讲通胀。但是,美国通胀远远没有达到2%的目标水位,所以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回看2024年8月份那次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就明说了要降息,可能降50点,很坚决。

而这次因为就业市场不太好,其实他讲了很多模糊的东西,但是市场一厢情愿认为一定会降50点,我觉得市场是过分乐观了。

主持人:如果是过分乐观,到9月议息完未必像大家想的那样,那么市场会反转,美股可能下跌,美元可能上升

洪灏:美股下跌,美元也不一定会大幅走强。因为财政问题和通胀问题,决定了美元购买力一定会受到伤害,信用一定会受伤害。就算风险资产价格跌了,美元可能都不会像以前那样大幅走强。

而如果中国资产表现好,那么人民币汇率一定会走强。

现在很多人在辩论,是不是因为汇率强,所以人民币强。其实不是的,是因为人民币资产强,所以汇率强。汇率是结果不是原因。

现在有声音说,人民币要破7,其实去年9月到过6.9,7这个数字根本就不是一个大家应该特别关心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一个市场汇率的波动。

相对来讲,人民币今年是小幅走强,从7.4到7.1。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从115跌到96,跌得很猛。

人民币升值大趋势会不会因为关税变化而变化?肯定是有影响,因为它可以拿来作为一个谈判筹码。但是,现在就算人民币再变,比如升值10%,但中国成本优势不只有10%,直接是50%的成本优势。所以,就算升值10%,中国成本优势也很难被取代。

关税对人民币有影响,但是不会有像2018年那样大的影响。

主持人:上证指数近期持续徘徊在十年高位附近。如何预测今年年底的市场走势?

洪灏:关于上证指数,我认为将远高于4000点。

机构资金持续涌入市场,但散户投资者似乎不买账,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到激增的开户行动,也没有看到资金大规模从银行账户向经纪账户转移的迹象。这些历来都是中国投资市场处在狂热中的有效指标,但现在我们都没有看到。

我们主要看资金大量涌入ETF等产品,这些产品由机构管理,同时也有部分外资的参与。

综合这些因素,加上股价大幅上涨并突破关键阻力位,我认为这轮市场仍有很大上涨空间。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