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这了这么一句。
有同学说,不懂,让我解释。
那就解释一下。
这就对了,不懂就赶紧举手,不要怕别人笑话。
我们这儿就擅长解决这种ABC的问题。
首先问一句,有没有无条件的爱?
有人说,有,母爱就是。
真不一定。
好多人相信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其实母亲再嫁抛弃子女的情况非常多,和母亲、继父一起生活,被虐待的孩子,也是非常多的。
母爱是一种在近几十年被严重放大和美化的爱,因为过去的几十年,我们这块土地执行了城市家庭强制一孩的政策。
这意味着什么呢?
你必须而且只能爱你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
你们都谈过恋爱吧。
如果你马上进大学校园报到,要求你必须爱上你遇到的第一个男同学,你会怎么样?
这肯定不对,太疯狂了,对吧。
过去的多子女家庭,母亲会在许多个子女当中有偏爱的,有偏疼的。
偏爱有两种:
一种是像贾政、贾母那样,爱巧的。
贾宝玉漂亮,疼爱贾宝玉,贾环就是狗都嫌,探春聪明,那就别管她娘是个什么混账,都高看她一眼;
一种是像唐僧那样,爱笨的。
猪八戒胖、蠢,那就偏疼一点,怕他吃不饱,怕孙悟空欺负他,这也是思路之一种。
现实中两种父母都有,一种就是对聪明的特别偏疼,还有一种是对没读过书的、经济条件差的特别在意,要求兄弟姐妹都贴这个穷的。
普通人家的父母偏心,无非是最后子女打到电视台去上调解节目争夺房产。
诸侯天子家庭的父母偏心,那就会爆发战争。
《左传》,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第一篇讲的是什么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杀死弟弟,囚禁母亲,赌咒发誓,到黄泉才会相见。
中国第一部历史的头一篇讲的就是妈妈偏心,你说老祖宗给我们传授了什么经验?
它就的经验就是,爱是有条件的,即使母爱也是如此。
难产差点害死妈妈,那就被妈妈嫌弃,顺产的弟弟被妈妈觉得是贴心小棉袄,爱从来、也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养了孩子,孩子就必须爱自己的。
《民法典》规定孩子要养你,但是民法典从来,也不可能规定孩子必须爱你。
他可以咬牙切齿地花钱管你,管你吃饭,管你吃药,给你交养老院的床位费。
爱是没法强迫的,它只能心甘情愿。
唐僧给猴哥缝小虎皮裙,这就是存款,你不能光靠如来佛祖的大招牌和观音姐姐的紧箍咒
所以啊。
你想让谁对你好一点,你就对谁好一点。
朋友如是、恋人如是、夫妻如是,母子母女,也是如此。
日常不关心父母,那跟父母的感情会变得非常淡。
日常不体恤子女,一味疯狂控制,那子女必然会心生怨念。
如果你觉得亲子两代之间的爱是无条件的,那你怎么作、怎么榨取,都可以。
如果明白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也是有条件的、会积累的,你就会小心翼翼,去维护和对方的关系,你就会礼貌、就会体面,就会考虑对方的感受。
哪一种亲子关系好?
我是觉得客气一点、体面一点,互相憋着往对方的情感账户里存钱会更好。
任何关系当中,当无底洞、尽情索取,都会让人心寒。
今天说到了《红楼梦》里的人物,那就推荐一本写红楼的书吧。
徐皓峰导演的解说《红楼梦》的《通灵宝玉和玫瑰花蕾》。
徐导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一代宗师》和《师父》,都是他编剧的。
8月收到的好书,那时候正在被禁言当中,没法推荐给大家。
最近终于细细读完。
特别好。
副标题是“《红楼梦》中的导演课”。
徐导写《红楼梦》的时候,会提到好多经典电影的剧情,勾连进来,你读完这一本,也能跟着看很多好片子。
但我不赞成徐导对堂兄妹和表兄妹的解释?。
今日份《穿越办往事》已更新
发布于:北京